今天A股高开低走,仅红利指数略有上涨,很多宽基指数不涨反跌。
某种意义上,今天的发布会,其影响不亚于去年的924,市场严重低估了中长期资金入市相关政策的影响。
就发布会要点来看,主要是下面几个数字:
(1)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每年至少增长10%;(2)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%用于投资A股;(3)2025年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规模将不低于1000亿元,春节前批复500亿元投资股市;(4)引导基金公司将每年利润的约定比例自购旗下的权益类基金;(5)人民银行将持续优化股票回购增持贷款安排,推动工具扩面增量,确保机构可随时获得中长期资金增加投资。
其中,最受关注的是险资入市,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%用于投资A股。
2025年1-11月,我国保险业累计保费收入5.36万亿元,全年预计5.5万亿元左右。以30%计算,对应1.65万亿增量资金。
有人说这个口径太大,毕竟,发布会说的是“力争”,且主要指“大型国有保险公司”,再考虑到一些财产险保费,当年收进来当年就赔付出去了,可用于投资的金额有限。因此,真实的口径要小得多。
那就换一个口径,保险资金运用余额,指保险公司用于投资的资金余额。2023年末,保险公司运用余额27.67万亿元,较2022年末新增2.62万亿元。以30%计算,对应7860亿元增量资金。
综合两个口径来看,每年新增险资入市金额大概在1万亿左右,这个数字还是相对靠谱的。
万亿增量资金意味着什么呢?2022年,沪深股市IPO金额创历史新高,为5704亿元;2021年北向资金净流入额创历史新高,为4322亿元;截至2025年1月23日收盘,A股总市值为95.94万亿元,自由流通市值为37.77万亿元;……
万亿增量资金,已足以对股票市场产生重要影响。
增量资金定风格。每年万亿级别中长期资金入市,A股中的红利资产、央国企、权重龙头指数等有望迎来持续的资金流入,对应着大盘指数的估值中枢不断抬升,极易形成大盘权重领涨的长牛慢牛行情。
赚钱效应一旦形成,就会有市场资金跟风,形成赚钱效应-资金流入的正反馈,A股市场将具备真正中长期投资价值,吸引资金持续流入。
在这个意义上,今天市场的表现,严重低估了中长期资金入市的长远影响。
现阶段,市场演绎的仍是短期逻辑,如春节长假避险逻辑,如特朗普关税2.0冲击,如上市公司业绩雷等,市场先生的这种短视,恰恰为投资者提供了买入机会。
可以说,A股长牛慢牛行情的号角已然吹响,信号嘹亮,非常明显。投资者要做的,就是买入、买入,还是买入;买入之后,就是持有、持有、耐心持有。
就今日行情看,截至收盘,万得全A涨幅-0.08%;中证A50、沪深300、中证500、中证1000和中证2000涨幅分别为0.00%、0.18%、-0.41%、-0.46%和-0.26%。红利指数上涨1.27%,涨幅靠前。
行业层面,银行(2.3%)、非银金融(1.33%)、房地产、社会服务等涨幅靠前;通信(-1.48%)、电子(-1.48%)、国防军工、有色金属、汽车等跌幅靠前。
今日两市成交金额13553亿元,较上一交易日放量2194亿元。